互联网和制造思维很不同,整站优化分享腾讯的“互联网+制造”能玩转吗?
在8月25日由工信部主办的“2017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发表了题为《数字经济时代两化融合的思考与探索》的主题演讲。此大会上,腾讯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及华龙讯达宣布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合作成立“互联网+工业研究中心”。
一向低调的马化腾的亲临现场做主题演讲并参加签约仪式,这既是为中国制造发展建言献策,也是为腾讯发力智能制造站台造势,表明了腾讯对“互联网+制造业”前景看好。
马化腾在演讲中再次谈到他近期多次公开场合中谈到的数字经济,他说:“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标。工业制造业是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2015年初,马化腾提出的《以融合创新的“互联网+”模式为驱动,全面推进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的建议,被写入那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成为国家行动计划。此后,腾讯积极推进“互联网+”各行各业落地。
腾讯在服务业已有众多项目落地,现在,腾讯把工业制造业纳入要加力开拓的领域。
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陆续出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备受关注,既充满商机无限,也存有很多不确定性。
互联网和制造,思维方式大不相同。可以说:腾讯很前卫,制造业很传统。掘金制造业,腾讯准备好了?
为各行各业“修路”,腾讯云表现很抢眼
了解腾讯的人知道,腾讯很务实:只有看准机会、找到路径才会全力推进。基于“未来制造业是数字经济主战场”的判断,腾讯当然不会放过制造业的机会。
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软件、硬件与服务三位一体的智能平台和创新生态。而互联网+制造的腾飞需要三个重要基础:一是连接,二是云平台,三是安全。
这三方面基础,制造业需要,腾讯恰好具备。
连接方面,马化腾认为,需要打破传统制造业中的信息孤岛,通过更多的连接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工业互联网,通过动态感知用户的需求,来动态组织、研发、制造和服务,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制造企业、互联网公司、以及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一起努力。”这也正是腾讯联合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华龙讯达成立互联网+工业研究中心,联手打造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初衷。
连接是腾讯的长项。腾讯目前主要是连接人与人,连接人和服务,腾讯还希望将各种连接能力开放,帮助制造企业触达海量消费者,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而工业云平台,则推动互联网+制造的落地。电气革命的诞生,为制造业“插上电”,大幅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云计算的普及,将为制造业“接入云”,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马化腾看来,“接入云”和过去“插上电”,有同样的意义。
腾讯打造工业云平台的做法很务实,采用与最懂工业痛点的制造企业合作模式推进。比如,腾讯云和三一重工合作的“根云”项目,是互联网基因和制造基因的结合,可以说是一个很好尝试。
三一重工通过腾讯云,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30万台设备,接入平台,能够实时采集近1万个运行参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三一重工能够远程管理设备群的运行状况,不仅实现了故障维修2小时内到现场、24小时内完成,还大大减轻了库存压力。
腾讯坚持开放战略,向制造企业开放入口、数据和计算能力,并提供LBS、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制造业不断创新发展。
安全是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很大的顾虑,尤其是信息安全。对于信息安全,腾讯感触深刻,也投入很多。如腾讯在内部成立了七个安全实验室,深入研究不同的安全领域。2016年,腾讯旗下科恩安全实验室,通过发现特斯拉汽车系统的漏洞,帮助特斯拉排除了多个安全隐患。
腾讯在安全方面的能力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根据IDC近期针对中国地区发布的云安全评估报告,腾讯云得益于长期持续在云计算安全方面自身建设与内外合作,以强大的安全综合实力与市场领导地位,位居领导者区间。
腾讯在安全、稳定地运营海量数据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希望把这些能力开放给制造企业,与制造企业形成紧密的安全联盟,为智能制造守护好生命线。
应该说,发力智能制造,征战工业“主战场”,腾讯有备而来。虽然制造业很传统,推进“互联网+制造”存在诸多挑战,比如,制造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小而散,思维传统,但是智能制造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顺应数字化转型和云计算发展脉络趋势。
据赛迪顾问报告显示:云计算在互联网行业发展较为成熟,而在制造业还处于培育期。在互联网行业圈到足够地盘的腾讯,正在向其他行业挺进。而此时介入制造业,先行布局投入,有利于抢占先机,日后摘取更多更大的果实。毕竟,作为全球市值排名全球前十的大公司,腾讯有实力有能力去培育。
为各行各业“修路”,腾讯云表现很抢眼
从to C业务起家的腾讯,几年前开始拓展to B业务,最近两年才把对to B业务提到了战略高度,马化腾在公开场合谈得最多的是“互联网+”、云计算、数字经济。
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云计算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已成为各大科技公司必争之地。从国际企业AWS、微软、谷歌到国内的阿里、腾讯、华为、浪潮等都参与其中。
作为腾讯发展云业务的载体、开拓to B业务的主力军,腾讯云正在从擅长的社交、游戏等垂直领域,逐渐向电商、O2O、互联网金融、政务、企业到传统制造行业延伸,全面排兵布阵。
在8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2017年腾讯云+未来峰会上,各行业企业客户的分享,已向外界传递:腾讯云,不止是游戏云和视频云,腾讯云可以无所不在。例如:
在政府领域,引起外界关注的是3月份腾讯云以1分钱中标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项目。而实际上,腾讯云在政务场景中已有丰富实践。如市政方面,腾讯云利用Raydata大数据可视交互系统,帮助深圳市等多个政府机关打破信息孤岛;警务领域,腾讯云优图天眼系统联手福建省公安厅在3个月内寻回124名走失人员。
腾讯还在快消、智能出行、能源等多个重点行业领域,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例如:腾讯云利用天御系统帮助东鹏特饮顺利实现营销互联网化转型;利用生态优势建设智慧出行平台,携手蔚来汽车等行业生态伙伴建设安全车联网;助力高能网实现能效数据管理与民众绿色集约生活的无缝相连。
腾讯云将自己定位为“修路者”,把信息高速公路修起来,提供人工智能即服务的“智能云”,而高速路出入口交给优势合作伙伴与客户连接。为此,腾讯云与很多企业进行了签约合作。
比如:与浪潮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浪潮不仅是腾讯云计算战略合作伙伴,也成为腾讯云发展“AI即服务”的重要计算方案供应商。据介绍,浪潮是腾讯在国内最大的全球供应商,也是腾讯核心的计算方案供应商。
还比如:腾讯云与唐山钢铁集团微尔自动化公司签约合作,双方携手为钢铁行业及河北省内的工业企业提供高性价比的工业云服务;前面提到的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及华龙讯达的三方战略合作。
腾讯云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从技术能力、连接能力到产品形态展开,为的是共建最佳云端生态环境。
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加上开放合作战略,让腾讯云短时期内,获得突飞猛进的增长。根据腾讯最新发布财报显示,腾讯第二季度总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96.54亿元主要来自腾讯支付相关业务及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7%,在众多业务中增长幅度最大。
财报还披露,腾讯云在全球范围进一步扩展其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目前在全球运营34个可用区。马化腾在财报发布后表示,会继续加大对云业务和AI技术的投资。
相比2009年进入云计算的阿里云,腾讯云入场晚了些,仅经过短短4年时间的发展,腾讯云取得的成绩已有目共睹,也获得权威分析机构的看好。
德意志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中预测:腾讯云的收入在2020年将会达到290亿元;到2020年,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渐从当前的54%下降至40%,那些打算离开阿里云寻求新平台的用户把腾讯云排在“替代平台”第一位;腾讯云、华为云将跻身三甲行列。
腾讯云虽起步晚于阿里云,好在,中国云市场刚刚处于爆发增长的初期,蛋糕持续变大,市场格局尚未稳定,腾讯云还有时间、有机会:
在社交、游戏和内容都做到老大地位的腾讯,怎么会甘心屈居中国云服务市场的老二呢?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